硅烷處理劑硅烷處理劑技術
發布日期:2018-06-12 作者: 點擊:
根據金屬腐蝕及涂層防腐原理,研究了硅烷處理劑硅烷處理工藝技術及處理后的功能特性,分別進行了鹽水浸泡、中性鹽霧、溫水浸泡試驗。結果表明,硅烷處理劑硅烷處理工藝技術可以取代涂裝前磷化處理。
該技術具有常溫處理、無毒性無污染的特點,可廣泛應用于涂裝前處理與防腐領域。硅烷處理劑;防腐;鹽霧試驗;溫水浸泡試驗;涂裝涂裝前磷化處理的鉻鈍化工藝作為一種主要的金屬防腐技術,廣泛應用于不同的工業領域,如汽車、飛機和船舶工業等。
然而磷化含鋅、錳、鎳等重金屬離子并含有大量的磷,鉻鈍化處理本身含有危害較大的鉻,都已不能適應國家對涂裝行業的環保要求。磷、鉻化合物的替代物(或稱“綠色防腐劑”)的研究開發正方興未艾。本文所要介紹的硅烷處理劑便是其中Z具潛力的一種。
總體來說,以有機硅烷處理劑為主的硅烷處理劑防銹技術具有工藝過程簡單、無毒性、無污染、適用廣泛等優點。經硅烷處理過的硅烷處理劑的防腐性優異,對有機涂層的附著力良好金屬/涂料界面基本原理涂料與金屬界面的作用取決于附著力(或稱界面力),它可以是分子間作用力、靜電吸引力,也可以是化學鍵。
計算表明,當2 個固體間距在0.4 nm 以內,亦即達到分子間作用力的有效近程時,分子間作用力可達108 ~ 109 N/m2(100 ~ 1 000 MPa),即使不用黏接劑,也能實現黏接。但實際工作中,人工所獲得的Z平整表面仍有20.0 nm 左右的凹凸度。
可見涂料與金屬界面的附著力不僅取決于界面上的力學強度,還取決于界面區和本體之間的力學性質。如果斷裂發生在遠離界面的本體相中或靠近界面的薄層中,則稱為內聚斷裂,此時可以認為涂層附著力好;如果斷裂發生在界面區內,則稱為界面斷裂,此時說明附著力差。涂料與金屬之間的附著力就是分子之間或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,主要有化學鍵力和分子間作用力2 種。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ysmm8.com/news/226.html
關鍵詞:硅烷處理劑
下一篇:硅烷處理劑處理環保新技術——硅烷處理